【故事道真】插旗山(上)
走进仡乡苗寨
解锁道真故事
听众朋友您好,欢迎来到《故事道真》!我是讲述人肖永航。众所周知,插旗山在我县境内算是个有名的地方,那么从今天起的三期节目里,咱们就来聊聊关于旧城镇插旗山的故事。
【故事道真】插旗山(上)
配音:肖永航
插旗山原名觉城山,位于道真自治县旧城镇北十余里的槐坪村。这山有多座山峰,其中最突出的有三座,形似莲花,簇拥而列。它们突兀耸立,峭壁如削,直插云霄。
相传明朝时,来了一僧一道,两人同时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,都想落脚在此建庙修炼,成佛成仙。俗话说,一山不容二虎,两人互不相让,吵得不可开交。最后二人约定,以造福当地百姓为宗旨,二人各施看家本领,“斗法”取胜。
于是,一到天干,僧人作法,让天下雨;见其久涝,道士布阵,拨云见日。斗法之初,当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。你来我往好多个回合,难分胜负。
渐渐地,二人将造福百姓的宗旨抛之脑后,演变成只争高下的个人争斗。这边刚下过雨,那边就烈日炎炎。一会儿电闪雷鸣,一会儿又狂风大作。二人只顾斗法,致使百姓苦不堪言。观音菩萨得知后,显灵化解此事,双方讲和,将各自法器拿出来,封藏于半山腰的山洞里。齐心协力,共同兴建庙宇。
历时数载,寺庙建成。三峰之巅,依次建成上、中、下三座神殿,统称“灵岩寺”。大殿上供如来观音、玉帝王母。后来,道士又觅得另一风水宝地,留下佛家僧人主持,但一直保持着供奉佛、道两家神祇的传统。
攀第一峰,悬崖断涧,左侧虎跳涧,有石桥飞架。
登第二峰,见一天造磐石,人称“神台”,又称“烧香堡”,可容百人,供朝圣者焚香烧纸,祭祀上天。每年二月十九、六月十九、九月十九,三个香会日的前前后后,这里香烟缭绕,十里开外可见可闻。
上得第三峰,峰顶约二十余平米,巍然顶峙,直冲云霄,所建翠飞阁占地十余平米,条石作基,上下两层,重檐四角攒尖顶,青瓦覆盖,高七米。底层六翼,上层四翼,檐牙高翘,翠阁凌空欲飞。因此得名“翠飞阁”。阁因山而奇,山因阁而美,彼此相得益彰,人文与自然结合。
清同治十三年(1874年),正安州知州彭焯撰文并出资镌碑,赞曰:“觉城山者,层峦叠翠,飞阁灵霄,上干青云,下悬无地。绝无半点红尘,别有一般紫气。春则奇花遍野,夏则峻壁凉生,秋则风吹树减,冬则雪积浮云。四时朝拜,不让峨眉。诸佛凭依,何殊衡岳?”
那么,觉城山为什么今天叫它插旗山呢?这个问题咱们下期来看答案!
《故事道真》
带您走进道真人的道真事儿,
咱们下周日再见!
敬请期待
……
终 审 | 程 克 韩波涛
二 审 | 安生岭 韩克超
一 审 | 汪 琳 孟红霞
微 编 | 邓 鹏 冯光维
评论列表